跳到主要內容

如何更好?(How to get Better)

在各個領域都有類似文章、書籍或雞湯(?),在程式設計領域裡有《學徒模式》(Apprenticeship Patterns: Guidance for the Aspiring Software Craftsman)」,外科醫師有這本《開刀房裡的沉思 》(Better:A Surgeon's Notes on Performance)」,其他領域可以參考《喚醒你心中的大師 》(Mastery)」



開刀房裡的沉思這本書大概至少讀了三次,一次是當年在北榮的clerkship時,進外科實習閱讀到的。一次是當外科住院醫師閱讀,第三次是進入小兒外科fellowship時,師父的師父莊院長指定閱讀書籍。外科醫師葛文德(Dr. Atul Gawande, 1965~)的兩本經典:《開刀房裡的沉思》和《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Complications: 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



用一段一段的故事,除了可以看到醫療診治的過程(外行人看熱鬧),也可以看到如何精進醫療,和作者本身的成長過程(內行人看門道)。

作者從他所屬的腫瘤外科,描述了它的住院醫師生活,到產房接生的技術、新生兒健康的評估與照護、醫院內的感染控制、死刑犯的麻醉爭議、戰場上的傷兵救治,還有印度偏遠村落的小兒麻痺防治與基層醫療。
集結了十幾篇的故事,不只在探討外科醫師個人的臨床表現,說明透過醫師個人或整個醫療團隊的努力不懈,不斷追求更佳的臨床診療效果,而使得病人的生命健康和整體的臨床表現提昇到更好的境界。他認為精益求精(Better)要有三個基本要素:第一個是努力不懈(Diligence),第二個挑戰是務求正確(Doing Right),第三個要求是創新(Ingenuity)。

自知之明

醫生最難做到的「自知之明」,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力做得到的,哪些則是做不到的。外科醫師大都很有自信,難免會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盲點之下,在病人的診斷、治療上做了錯誤的決

定。作者與一位批評醫師「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喊停」的護士討論時,他誠懇地問她,到底哪一種作法最好時,經過一番思考,她說心目中的好醫師應該掌握這一點:「不要只想到自己的表現和風評,多想想病人吧!」作者在這章的結論:「沒有人能明白告訴我們,我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常常面對詭譎多變的情況,我們只能向前衝,不輕言放棄。但在向前衝的同時,我們必須反省,如果是為了個人英勇而向前衝,或是盲目衝刺,不如停留在原地。一旦意識到向前衝反會為病人帶來傷害,就得三思。」

黑暗中的火把

在「後記」裡,作者提到行醫像零售生意,一次只能服務一個,單單一個醫師的貢獻還是有限,而感慨良多地說,「你不由得覺得自己只是一部機器裡的一個小齒輪。這機器雖然神奇,依然只是機器。要看這部由數百萬個小齒輪組成的機器運作得如何,不是單單一個醫師辦得到的。」 這邊總會想起在小兒外科領域裡的直腸肛門結構異常手術PSARP的大師Dr. Alberto Peña,神經外科領域撰寫「Seven anurysms」的腦動脈瘤大師Dr. Lawton,他們舉起該領域的聖杯,推動醫學的進展。令人嚮往。

頂尖

另外,作者提到在醫界中如何成為一個《異數》(Outlier, a worthy difference, a positive deviant)或者在那領域中的佼佼者(The Top),有五個可以努力的地方。

Ask an unscripted question

「隨口問問」:原文是希冀我們增加和病人、同事們的互動和感情,避免沒人性。醫師不是機器,而是能互動理解的心靈。

Don't complain

「別猛吐苦水」:發牢騷無法解決事情,只會愈說愈不爽。應該去想要如何解決問題(若能解決的話…)

Count something

「計數」:臨床上,自己對自己的診療結果多做紀錄和統計,藉以客觀了解自己的臨床成績。"No measurement, no management",要有客觀數據來評分,才能得知自己進步的程度和治療的成效。

Write something

「寫作」:寫下來,使你冷靜思考。如果心裡有怨氣,也可藉由寫作來抒發。不過我想這也是一個方法,可以紀錄自己的成果、想法、甚至創新的點子。

Change

「勇於改變」:能看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願意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編按:用中文寫意思其實不是很美妙。以下附上英文原文:

  1. Ask an unscripted question: ours is a job of talking to strangers. Why not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m. If you ask a question, the machine begins to feel less like a machine
  2. Don’t complain: be prepared with something else to discuss, an idea you read about, an interesting problem you came across, even the weather if that’s all you’ve got
  3. Count something what interesting you: likewise, the clinician might coun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develop a particular complication from treatment, or just how many are actually seen on time and how many are made to wait.
  4. Write something: what you write need not achieve perfection. It need only add some small observation about your world
  5. Change: look the opportunity to change, be willing to recognize the inadequacies in what you do an to seek out solutions. As successful as medicine, is, it remains replete with uncertainties and failure. 
Find something new to try, something to change. Count how often you succeed and how often you fail. Write about it. Ask people what they thinks. See if you can keep conversation going. 

書摘

  • 醫學也是一種實踐的科學,仔細研究,增進已有的知識和技術。
  • 我曾以為行醫最難的是技術的學習,其實不然。最男的也不是在你生出一點信心,覺得摸清門路的時候,慘遭挫敗。工作負擔太大,累得不成人形,也不是最難克服的。我發現當一個醫生最難的其實是自知之明: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力做得到的,哪些不是。
  • 有焦點、積極進取,加上追求創新,因此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
  • 在醫學或其他領域,真正的成功的來不易,需要意志力、細心和創意。去了一趟印度之旅之後,我相信任何地區、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潛力。醫療環境極有比印度鄉下更困苦的了,但是當地醫師的表驗還是教人眼睛一亮,有些本領甚至獨步全球。他們的初衷其實很單純:只是想找出問題,矢志解決。
  •  而我們在這醫療環境不錯的台灣,是不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個小小的想法發芽,開始回想當初走進這一行的所有原因,是什麼推我一把?而未來又要去何方?又要追求什麼?我們努力而不放棄去解決一個小問題,而所有人類的成就,都來自那「一步一腳印」的古老格言。不斷反芻這句話,才覺得自己下的苦功不夠、才發現自己的渺小。
  • 他認為卓越的表現在於是否能夠看出每日成功率99.5%和99.95%的差別。其實,不少人有此洞見,像接高飛球、生產晶片、包裹隔日送達等。醫學和其他行業不同在於,儘管這些些微的差距,卻可能因此葬送寶貴的生命。
  • 嚴謹,才可能在這複雜的社會立下了那麼點自己的位置。看到了事情這樣做才能稱得上好,好上加好不是龜毛、找麻煩,而是多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 他們了解自己也是醫療知識與成就的一份子,而且相信自己是夠格的。
  • 未來,不論我在哪個位置,在印度或者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我是醫生,就應該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幫助別人,相信在這個小小的領域我可以發揮自己的利用價值把事情做好、做對。和你身在何方、擁有什麼頭銜無關。重要的是:我們只是想找出問題、解決他。

參考資料

All the book mentioned abov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