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PICC管路出口閥門及材質的考量(valve and material of PICC)

PICC在台灣目前有兩種,有一為silicone材質管路前端有Groshong valva,另一為polyurethane材質但前端是開放式出口。

Open-ended開放式出口的導管

下文介紹及其功用。

PICC閥門設計

PICC管路有設計pressure-sensitive valves 來避免血液回流。有分兩種:管路出口端是有閥門閉合(close-ended silicon catheters with Groshong valve);另一種為管路出口端是沒閥門但管路入口處有閥門(open-ended polyurethane catheters with pressure safety valve or SOLO valve,編按:目前沒看過,可能台灣沒有此產品) 。
有閥門者,在管路暫時不用時,可以用生理食鹽水封管;若沒有的話,則需要用含有Heparin的水來封管路。前者提供了方便性避免Heparin使用增加藥材成本。

在台灣目前就只有遠端有閥門(closed-ended silicone PICC catheter with Groshong valve)和沒有閥門的管路(open-ended polyurethane PICC cathter)。

在加護病房或重症患者,常使用non-valved polyurethane PICCs。這可以用來監控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以及 ScvO2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其中,power-injectable open-ended non-valved polyurethane PICCs 更受青睞。原因可以給更快的流速(up to 300 mL/min)[1]。而這就要講到PICC的材質(silicone vs polyurethane)。


PICC材質設計


Silicone材質被視為相對於polyurethane 材質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急較少的血管栓塞風險[1]。

但其他研究沒有顯現出感染風險、栓塞風險或預期置放的時間。

不過polyurethane有較好的強度(容忍更高輸注壓力避免破裂[2]),增加輸注速率、可以製成相對薄的管壁(這材質可用於多管腔之PICC,用於輸注不同種藥物時增加便利性) 。

不同的材質有其可容忍的輸注壓力如下段。

承受輸注壓力

壓力加強版PU管路之血管裝置,power-injectable polyurethane-made VAD(vascular access device),可容忍300-350 PSI的壓力輸注,常用於要輸注顯影劑相關的影像檢查或處置。

標準PU管路之血管裝置(standard polyurethane-made VADs),可容忍至100 PSI。

矽膠管路之血管裝置(silicone-made VADs ),可容忍至 50-60 PSI。

參考資料

1. Galloway S, Bodenham A. Long-term central venous access. Br J Anaesth. 2004;92:722–734.

2. Pittiruti M, Scoppettuolo G, Emoli A, Dolcetti L, Migliorini I, LaGreca A, Malerba M. Parenteral nutrition through ultrasound-placed PICCs and midline catheters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Nutr Ther Metab. 2009;27:142–14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Tissue glue或Tissue adhesive)、傷口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