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習的認知偏差和後設認知(Learning and the metacognition)

今天跟一台手術,主刀學長(外傷一般外科的明日之星),他說值班時聽著學弟妹報會診案例,有些人就是不放心,但你怎教就是教不會,有些人就是一樣重點放不對或者一直沒有報到重點。此外就跟我分享了柯P曾經在城市CEO講堂主講「白色的閱讀力量」:「學問有4個境界,最高境界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也就是學問已轉化為自己知識的直覺反應。」

「學習的四個歷程」

『最差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後「知道自己不知道」,學習之後「知道自己知道」,學習內化到最高境界,所有知識變成「直覺」,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反射反應。知識的本體不太重要,重點是不斷進步。』

達克效應(DK effect)



也跟1999年,兩位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達寧(David Dunning)和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共同發表「你並不了解自己無知」的研究有類似(俗稱達克效應,這也讓他們得到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越是無知的人就越自信。當一個人知識越來越多,自信心會下降,但是突破臨界點以後,自信心會回升,但之後不論怎麼回升,都不如一開始一無所知時那麼自信。此外,隨著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越能發現、承認與學習別人的優點。換句話說: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這種偏差既可能是那些能力低的人過高估計了自己的水準,也可能是那些能力高的人過高估計了他人的水準,但都是個人錯誤地評估了特定人群的認知水準。
不過我傾向另一種說法:大部分的人,他們缺乏認知到自已不足的能力(儘管他們不斷犯錯,依然認為自己相當能幹);少部份的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且自信也比較低,但自信跟能力是相符的);更少部份的人知道自己知道(自信跟能力是相符的);在更少數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注意下圖x軸的右側是Guru,在印度教裡稱為大師,自信和能力相符)。

這也不是是新知識,古早遙遠的東方中國中醫醫聖孫思邈在〈大醫精誠〉就有說:「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那柯P提到的學習四個歷程,剛好對應了達克效應曲線的不同分段:愚昧山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絕望之谷(知道自己不知道),開悟之坡(知道自己知道)與平穩高原(不知道自己知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順著這個流程而進。

(Ref: Dunning–Kruger effect in Wikipedia


若無法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如同沒有突破臨界點,成長可能只是知識量的增加,卻也無法獲得整體水平的提昇

想想身旁不乏這類型的人:「這個工作又不難,幹嘛訓練這麼久?」「老闆也太不放心了,這個會診我可以直接處理,他幹嘛一直緊盯著我?」在工作中抱怨東、抱怨西,覺得全世界的人都小看了自己。直到真正遇到困難時,我們才知道先前根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輕忽了事情的難度。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那我們要怎「知道」自己不知道,這也是我薄弱的地方,我知道自己知道蠻多,也蠻多不知道,也不易自己挖掘問題。

所以如何改善呢?在商業管理或學習的文章目前比較多建議的方式是後設認知。(醫學教學裡倒是比較少討論這塊,在後文會補充)

後設認知,所指的是對認知的認知,舉凡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與評鑑的一種知識;是在已有知識之後為了指揮、運用、監督既有知識而衍生的。也就是說對「你的思考」進行思考,或反思:你問自己一些問題,像是:我真的了解這個概念嗎?我能夠對朋友解釋這個概念嗎?我的目標是什麼?我需要更多背景知識嗎?或者我需要更多練習?有沒有停下來問自己是否真的學會一項技能, 或是懂了一個概念,或者我所作的診斷或處置有沒有符合治療指引或者有沒有傷害到病人。或站在一個制高點看自己的所作所為何不合乎大。

要如何改善呢?

若是作為一個老師或朋友的角色…面對對自己很有自信但實際能力不足的學生或同事的這些人,你可以嘗試多方面的回饋現實狀況和他的行為或判斷供他比較,讓他能夠比對現實狀況以作為自我評估。

有幾會專家提出一些應對方式,可以跟這些人說:「你的作法/想法很有趣,但我會有不同的看法,你可以比較看看:…」或開放式問題來給予引導「你覺得這個診斷需要哪些要素」「你要如何治療,才會讓病人看起來有改善等等」。

不過,我個人覺常很困難,因為若沒有自覺,其實還是無法改進…。心理學家達寧也建議當有必要時才告訴這些人,因為沒有人喜歡再沒有主動尋求改善的情況下被指正。另外,「爭執和貶低不同意見的人通常都不會帶來正面效果。」往往你的好意就讓整個場面更僵硬或者你們的關係也會變差。

自我的認知升級

自我察覺還是最好的方式,第一,隨時提醒在每項決定或者學習之後都要為此進行思考或反問:「不斷審視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處理問題」「我自己還是有什麼不知道」。第二,尋求他人反饋,然後有好的觀點或建議就吸收或改進。

還有方法嗎?這邊是最近聽到邏輯思維的「認知升級」所分享的方法,有三個方法
心態:永遠保持否定自己的狀態,知道自己不知道。
行動:永遠不停留在知道,重要的是把知道要變成行動。
環境:永遠和比你知道的多的人在一起。

參考資料

  1.  Mariam Rahmani; Medical Trainees and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When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Don't Know. J Grad Med Educ 1 October 2020; 12 (5): 532–534. 
  2.  Kruger J, Dunning D.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6): 1121-34.
  3. Ian A Scott. Errors in clinical reasoning: causes and remedial strategies. BMJ 2009;338:b1860.
  4. Georgios Pafitanis, et al. 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Revisiting “the valley of despair” in the evolution of competency and proficiency in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Volume 73, Issue 4, 2020, Pages 783-808
  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nning-Kruger_effect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Tissue glue或Tissue adhesive)、傷口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