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造成的華爾街金融危機、馬多夫的龐氏騙局等,這些都是華爾街的白領階級,很多掌握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忽視或鄙棄了道德良善。
據說2008年後,商學院許多教授把「道德」納入他們的授課當中,要學生們務必記得在職場中保持道德和善良。而我國傳統文化,自古以來都把道德良善奉之貴臬,但是,有多少人會真的履行呢?
書名: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若你的行為跟當初所念的誓言不一或者你所闡述認可的道德感不一樣,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褪色(Ethical fading),編者按:原因後續有空會說明)
這邊剛好有夢到一些情境:某一需要手術的患者,在開刀前收到A醫師所給的手術前可用自費醫藥材項目,還A醫師說盡可能使用這些醫材,會讓手術成果更好,患者也只好接受了。但被質疑說胃合用了效益不明顯的自費醫材項目。A醫師說:我這一切都是為了病人好,有使用當然有保佑阿!
A醫師的決策,對應書中提到的盲點:
「因獎賞機制讓我們忽略其他面向」或「對於間接傷害視而不見」。 自費項目獲利大部份進醫院帳本少部份進醫師口袋。
「人習慣從結果衡量道德感。」(若傷害有限,感覺就沒有那麼差)例如:因為效果不明顯的手術期間自費醫藥材,也沒有什麼傷害,那就用下去,反正患者也答應要使用。
「利害關係中很難正確判斷 。」例如這自費醫材項目,文獻上說有可能有幫助,但也沒什麼嚴重副作用,有使用有保佑阿!
你是醫護人員,你會怎麼想?你是醫院經營管理的高層,你會怎麼想?你是院長,你會怎麼想?
回到最一開始的想法,你能「自覺」自己的決策有盲點嘛?
"Blind Spots: Why We Fail to Do What’s Righ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是一本由Max H. Bazerman和Ann E. Tenbrunsel合著的書,發表於2011年,涵蓋了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商業倫理等領域的內容。該書探討了人們在做出道德和職業決策時常常犯下的錯誤,並提供了幾種解決這些錯誤的方法。
在書中,作者們指出人們在做出道德和職業決策時會犯下一些「盲點」,因為我們的大腦傾向於選擇最簡單和最直觀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往往忽略了其他可能更好的選擇。這些盲點可能包括選擇性認知、自我感知偏差、風險錯誤和認知偏差等。
作者提出了幾種方法來解決這些盲點,其中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加強道德想像力」。通過想像自己置身於別人的角度,或者想像別人如何評價我們的行為,可以更好地理解別人的觀點,並做出更好的道德決策。
第二種方法是「制定制度性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是根據特定情況下的最佳做法和過去經驗制定的,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和偏見,更好地遵循職業倫理。
第三種方法是「改變思維方式」。作者建議人們採取更加開放、批判性和有同理心的態度,以避免過度自信、偏見和其他盲點的影響。
該書還探討了許多案例,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應對盲點和偏見。這些案例包括華爾街金融危機、電子遊戲業務、醫療倫理和政治選舉等方面。
書名:盲點:哈佛、華頓商學院課程選讀,為什麼傳統決策會失敗,而我們可以怎麼做?
決策中道德盲點
但是本書作者Max Bazerman卻持不同看法,他指出許多白領犯罪者其實並不認為他們在做不道德的事,相反地,他們可能還覺得自己道德標準高於一般人。這無關聰明才智、學歷高低,而是人有對自己有諸多盲點,進而導致作出一些跟道德標準不符合的行為。這本書就是在探討這些盲點的來源,最後一章節,也試圖提出幾個可能方向改善。讓我們作的決定和心中的道德標準一致。
這裡我的「自覺」,很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可參考書「知行合一王陽明」)通過通過自省以實現良知。但某種程度上就是以為每個人都是聖人,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最好的方式,我覺得是後者:坦然詢問自己,是否願意而且把這個決定告訴你發自內心尊重的人(或前輩或長者)?
自覺?
不過,我看完覺得跟「達克效應」很像,最重要的精神是:心中要有自覺,我們要承認自己有盲點,看不清楚全貌,才能進一步檢視自己的行為和實際的道德標準有沒有落差。我們作的決策,有沒有偏離普世的價值。但這也是很困難的,自覺總是最難跨越的界線。此外,書中有提到另外一個方法,當面對一個可能是不道德的選擇時,問問自己,是否願意把這個決定告訴你的媽媽或爸爸或其他你發自內心尊重的人(或前輩)?這裡我的「自覺」,很像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可參考書「知行合一王陽明」)通過通過自省以實現良知。但某種程度上就是以為每個人都是聖人,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最好的方式,我覺得是後者:坦然詢問自己,是否願意而且把這個決定告訴你發自內心尊重的人(或前輩或長者)?
白色巨塔中的決策倫理盲點?
儘管這本書主要談論商業界的道德,行為倫理學。但也同樣的適用在白色巨塔裡,若你是醫師,仔細回想你從一學院畢業唸完醫師誓詞(日內瓦宣言2017年版或2005年版或2500多年前的希波克拉底誓詞),你所作的醫療處置行為,都有跟當年你宣示的醫師誓詞一樣嘛?(若你的行為跟當初所念的誓言不一或者你所闡述認可的道德感不一樣,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褪色(Ethical fading),編者按:原因後續有空會說明)
這邊剛好有夢到一些情境:某一需要手術的患者,在開刀前收到A醫師所給的手術前可用自費醫藥材項目,還A醫師說盡可能使用這些醫材,會讓手術成果更好,患者也只好接受了。但被質疑說胃合用了效益不明顯的自費醫材項目。A醫師說:我這一切都是為了病人好,有使用當然有保佑阿!
A醫師的決策,對應書中提到的盲點:
「因獎賞機制讓我們忽略其他面向」或「對於間接傷害視而不見」。 自費項目獲利大部份進醫院帳本少部份進醫師口袋。
「人習慣從結果衡量道德感。」(若傷害有限,感覺就沒有那麼差)例如:因為效果不明顯的手術期間自費醫藥材,也沒有什麼傷害,那就用下去,反正患者也答應要使用。
「利害關係中很難正確判斷 。」例如這自費醫材項目,文獻上說有可能有幫助,但也沒什麼嚴重副作用,有使用有保佑阿!
你是醫護人員,你會怎麼想?你是醫院經營管理的高層,你會怎麼想?你是院長,你會怎麼想?
回到最一開始的想法,你能「自覺」自己的決策有盲點嘛?
其他說書人的介紹:
"Blind Spots: Why We Fail to Do What’s Righ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是一本由Max H. Bazerman和Ann E. Tenbrunsel合著的書,發表於2011年,涵蓋了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和商業倫理等領域的內容。該書探討了人們在做出道德和職業決策時常常犯下的錯誤,並提供了幾種解決這些錯誤的方法。
在書中,作者們指出人們在做出道德和職業決策時會犯下一些「盲點」,因為我們的大腦傾向於選擇最簡單和最直觀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往往忽略了其他可能更好的選擇。這些盲點可能包括選擇性認知、自我感知偏差、風險錯誤和認知偏差等。
作者提出了幾種方法來解決這些盲點,其中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加強道德想像力」。通過想像自己置身於別人的角度,或者想像別人如何評價我們的行為,可以更好地理解別人的觀點,並做出更好的道德決策。
第二種方法是「制定制度性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是根據特定情況下的最佳做法和過去經驗制定的,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和偏見,更好地遵循職業倫理。
第三種方法是「改變思維方式」。作者建議人們採取更加開放、批判性和有同理心的態度,以避免過度自信、偏見和其他盲點的影響。
該書還探討了許多案例,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應對盲點和偏見。這些案例包括華爾街金融危機、電子遊戲業務、醫療倫理和政治選舉等方面。
作者提到了在二戰期間發生的美國麥克亞瑟將軍在菲律賓的錯誤決策,這是因為他忽略了重要的情報。作者還提到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醫生的決策也會受到盲點的影響,例如他們可能會過度治療或忽略重要的症狀。
總的來說,這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我們為什麼會犯錯以及如何克服這些盲點。它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組織和團隊。通過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我們可以更好地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並為組織創造更大的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提供您的想法或建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