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成人及兒童呼吸器參數的調整(mechanical ventilator adjustment)

呼吸器,這也是西方醫學一個重要發明,讓呼吸衰竭的患者,有所扶持。
East-Radcliffe Respirator Wellcome L0001305
本篇分享臨床上重要的參數和會遇到的問題及調整,給新手參考!

相關重要參數

1. 潮氣容積(Tidal Volume(VT)):10~15 ml/kg
成人
   COPD:6~8ml/kg
   ARDS:4~6ml/kg
   Hyperventilation:12ml/Kg
孩童Children
   8-16 years:8~10ml/Kg
   0-8 years:6~8ml/Kg
2. Inspiration pressure吸氣壓力(15mmHg)
   或V/C下:plat pr+PEEP—需評估潮氣容積
   後慢慢增減吸氣壓力
3. Respiratory rate(RR)呼吸次數(成人12~14/min)
4. Flow rate氣流量(40~60L/min)50
   COPD Flow設大:Ti短吐氣時間↑
5. Inspiration time(Ti)(0.9~1.5”)
6. Sensitivity(-1~-2cmH2O或2L/min)
7. FiO2(0.4~0.6):若不明情況則應先給予O2 100% support
8. PEEP(5cm H2O);或依需要調整。
9. 波型:下降波

臨床上的問題

如何調整新每分鐘通氣量?

每分鐘通氣量MV=VT*RR ,正常:5~10L/min
公式:new MV=old MV*(old PaCO2/new PaCO2)
如:一位40歲女性55Kg,ABG:pH=7.28, PaCO2=60,HCO3=29,BE=5,PaO2=75,SaO2=94%<呼吸器設定為A/C mode,TV=600,RR=12,若理想PaCO2為40mmHg,MV應如何調整?  
 Ans:(600*12)*(60/40)
    =10800ml=10.8L

何調整新FiO2?

New FiO2= ( new PaO2/(a/A ratio)+PaCO2)/ (PB-PH2O)
簡算公式Rule of seven:(PaO2-100)/7
 如:呼吸器FiO2:100%使用,F/u ABG之PaO2=240,
   應如何調整新的FiO2?
  Ans:(240-100)/7=20%,故應降20%調整為8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Tissue glue或Tissue adhesive)、傷口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