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之病況:

中樞神經系統情況:腦膜炎(menigitis)、腦炎(Encephalitis, cerebritis)、腦瘤、頭部外傷、蛛網膜下腔出血(SAH)

肺部疾患:肺炎(Pneumonia)、氣喘(Asthma)、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結核病(Tuberculosis)

癌症

術後狀態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


B、輸液容量限制(Fluid restriction)

適用於水腫狀態(edematous states)之病況

鬱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非發炎之腎病變(nephrosis)、肝硬化(cirrhosis)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但輸液給予的量需要限制。


C、輸液容量及鈉離子限制(Fluid and sodium restriction)

適用於寡尿狀態( oliguric states)之病況

急性腎絲球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急性腎小管壞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末期滲病變。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但輸液給予的量需要嚴格限制。



D、輸液水分需求增加(Increased free-water requirements)

適用於腎之尿濃縮功能缺陷(renal concentrating defects)之病況

先天性腎因性尿崩症(Congenital 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鐮狀紅血球疾病(Sickle cell disease)、Obstructive uropathy、Reflux nephropathy、Renal dysplasia、Nephronophthisis、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使用鋰鹽等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或者低張溶液以增加水分(Free water)之需求。


C、輸液之鈉離子及水分需求增加(Increased sodium and water requirements)

適用於溶質之利尿狀態(solute diuresis)之病況

急性腎小管壞死之利尿期(Diuretic phase of acute tubular necrosis)、阻塞性腎病變後之利尿期(Postobstructive diuresis)、腎移植術後利尿期(Immediate postoperative renal transplantation)、糖尿病之酮酸中毒、Bartter’s syndrome、Fanconi’s syndrome、Cerebral salt wasting、腎上腺素缺乏(Adrenal insufficiency)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


D、輸液之水份需求增加(incrased free-water requirements)

適用於腎臟外之水分散失(extrarenal free-water losses)之病況

燒燙傷(Burns)、早產嬰兒(Prematurity in neonates)、發燒、感染性腹瀉(Infectious diarrhea)

編按:此類病況需予以等張溶液,或者低張溶液以增加水分(Free water)之需求。


操作指引

理論上以上的中心思想去操作即可,文獻回顧還是做了個樹狀圖作為操作的指南

壹、評估有無細胞外體液容積缺乏(extracellular volume depletion)或低灌流(hypoperfusion)的徵象

諸如:hypotension, tachycardia, delayed capillary refill, decreased peripheral pulses)
若有的話,先給予復甦溶液(Resucitation fluid),等張之晶體溶液(isotonic crystalloid),bolus給予,成人250~1000ml或孩童20ml/kg,可重複給予至足夠的週邊灌流

貳、評估有無腎臟尿液濃縮(renal concentration)或稀釋(dilution)問題之病況

有的話是第一個選項,無的話則是第二個選項之後


一、腎臟尿液濃縮缺陷疾患

考慮使用5% dextrose之等張溶液(若大量水分流失,則考慮低張溶液)

成人輸液流速:≥120 ml/hr。(編按依I/O來調整速率)

孩童輸液流速:≥120% 之依Holliday-Segar體重計算量



二、中樞神經系統疾患

考慮使用5% dextrose之等張溶液(若有需要維持血漿鈉離子大於140mmol/L,則考慮高張溶液)

成人輸液流速:100–120 ml/hr

孩童輸液流速:100%之依Holliday-Segar體重計算量



三、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考慮使用5% dextrose之等張溶液

成人輸液流速:≤100–120 ml/hr

孩童輸液流速:≤100%之依Holliday-Segar體重計算量



四、水腫(Edematous states)狀態

考慮使用5% dextrose之等張溶液

成人輸液流速:40–60 ml/hr

孩童輸液流速:40–60% 之依Holliday-Segar體重計算量



五、寡尿(Oligoanuric states )

考慮使用5% dextrose之等張溶液

成人輸液流速:25 ml/hr

孩童輸液流速:25% 之依Holliday-Segar體重計算量


編按:

Holliday-Segar formula,患者之體重:

1-10公斤:100ml/kg/24hours

11-20公斤:1000ml/24hours 再加上50ml/kg/24hours

20-公斤:1500ml/24hours再加上20ml/kg/24hous

有體重過重、肥胖之患者,以理想體重(ideal body weight)計算之:

男性:50kg+ 0.91(身高-152.4cm)

女性:45.5kg+ 0.91(身高-152.4cm)


總結

總結來說,這篇回顧文獻提供了一個簡潔輸液選擇及供給量的方式,但一定是目前最好的準則?不能完全保證。但最基本的評估患者水分需求、體液容積之過多或缺少、每日或每個時段的水分進出(I/O)有無正太多或負太多還是必要的。

參考資料

  1. Moritz ML, Ayus JC. 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s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N Engl J Med. 2015;373(14):1350-1360. doi:10.1056/NEJMra1412877
  2. Moritz ML, Ayus JC. 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s in Acutely Ill Patients. N Engl J Med. 2016;374(3):290-291. doi:10.1056/NEJMc151388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