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孩童靜脈管路裝置選擇(Pediatric intravenous access consideration)

上一篇講成人的靜脈管路選擇,孩童的靜脈管路選擇指引總算找到了,出自 Vessel Health and Preservation: The Right Approach for Vascular Access這本書,內有討論孩童的章節,其中一個漂亮的指引圖修改自澳洲昆士蘭州的Children's Health Services的指引。 (小編按:嬰兒Infant, 小小孩todder,孩童children應該都適用,新生兒neonate能不能一體適用有待驗證)

考量靜脈管路所需治療時間

想法很直覺簡單,也是以治療預期放置管路的時間來做大分類:
一周即一周以內、一周至三個月、大於三個月。 
然後再依所治療的需求來挑選合適的管路裝置

一週以內:

  • 等張、非刺激性、酸鹼度適中(pH 5-9)或滲透壓小於600m osm /L:周邊靜脈導管(peripheral IV)或中線導管(Midline catheter)
  • 酸或鹼的藥物(pH 5-9):中線導管
  • 周邊靜脈導管困難建立、需要多次抽血:無隧道的中央靜脈導管(non-tunnel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 幹細胞收集(stem cell harvest)或短暫血液透析:無隧道的血液透析導管(non-tunneled dialysis catheter)
  • 高張溶液、有刺激性、或滲透壓大約600m osm /L、或靜脈管路建立困難或有限時:周邊置放之中央靜脈導管(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放置一周至三個月:

  • 需要連續或間斷的輸注(infusion or bolus)藥物且不常抽血者:周邊置放之中央靜脈導管(PICC)
  • 周邊靜脈太細而不易置放,其他不適合PICC:隧道的中央靜脈導管(Tunneled non-cuffed CVC)

放置需要大於三個月

  • 需要連續輸注藥物(全靜脈營養、長時間抗生素治療):隧道的中央靜脈導管(Tunneled cuffed CVC, e.g. Broviac catheter)
  • 頻繁間斷輸注藥物或抽血(如固定時段要輸血、藥物輸注):人工血管導管及座(Tunneled implanted Venous Port Device)
  • 長期血液透析:隧道的血液透析導管(Tunneled Cuffed permanent dialysis catheter)
以上做為區分。

三點心法

指引說明了大略方向,視當地醫療資源而定,但書中還是提到如何選擇合適管路的原則:
  1. 第一次就要放對的管路裝置(Right device inserted first time)(小編:這句其實很難,有時就不知道這到底要放多久。不過用意應該是保留每條血管應該是我們醫護人員對病人的責任吧)
  2. 傷害風險越小的管路裝置來完成治療(Smallest possible device for completion of treatment)(小編:能用超音波導引置放就不要戳太多次,能戳多次就不要手術切開組織找血管,能血管打洞就不要綁死cut down血管)
  3. 越少管腔的管路裝置(Minimum number of lumens required for completion of treatment):越多管腔代表著管腔內徑更小,更高的機會塞住不通。

團隊討論

指引雖然這樣寫,但臨床上護理師在照顧時不知道喜好如何?有時候小孩就是愛亂動,小孩脖子短胖很難照顧等等。所以臨床上還是要跟團隊討論做作好的選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