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是你選擇了憂鬱

除了少數大腦結構的不正常而需服藥, 生活中的憂鬱,都能靠著自己的的選擇,來丟棄他:p ----------------- 除了生理上的生存需求以外,我相信人類在基因上主要被設計要滿足四大心理需求的:愛和歸屬感、權力、自由以及樂趣。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經過最好的選擇來的,同時也能滿足。 P.41 所有生物都是生來為求生存。西班牙文中有一字ganas,她意味著努力工作、生存奮鬥,做任何可以確保生存進而獲得安全感的動作。 P.45 優質世界,,是每個人出生不久就開始創造並終生不斷持續在創造的記憶,它是我們所知道最能滿足我們基本需求的最佳方式和構想,可歸納為三類:我們最想在一起的人;我們最想擁有和經驗的事情;信仰的觀念和遵循模式。 P.60 優質世界裡包含了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認知,我們越想否定他的重要性越是辦不到。對我們來說這個心中的世界就是個人的香格里拉。 P.61 每個人都對自己優質世界裡的一切瞭若指掌,卻鮮少人知道這樣一個世界存在。要和另一個人相處的更和諧,我們必須試著了解那個人的優質世界裡有什麼,然後試著支持他的優質世界。 P.59 我們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所以你只能你願意做什麼,而不是說你想要對方做什麼。 所有的基本行為都是選擇的結果,不只是我們脫離不了行為,我們也不斷試著從事讓自己能更有效控制人生的行為,以滿足我們優質世界裡的圖像。 P.93 完全行為:動作、思考、感覺、生理機能 P.94 我們會學著不去問那些明顯在痛苦或悲慘中的人這樣問題:「你覺得如何?」較好的問題是如此問的:「你今天計畫做啥麼」暗示她她可以多為自己做一些正面的事,給她一個意義是她可以控制情況。 P.95 現實療法 一、不需要把問題的時間點拉長。問題總出在對目前關係的不滿意 二、不必要密集地調查病人過去。過去已經結束,他無法改變他自己或別人做過的事;他只能改變現在,用我的幫助建立一個更有效的現在或未來。 三、選擇理論不否認病人的抱怨是正當的,但他教我們的是我們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我們不能用這些抱怨控制他人或控制自己 P.141 教育不是吸收知識;最好的定義是使用知識。 P.289 選擇理論的十大原則 一、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我們自己的行為。 若能了解,可重新定義個人的自由且發現,我們擁有的自有比自己了解的還多。 二、我們所能給予他人或...

【閱讀筆記】追逐日光(Digest of Chasing Daylight)

終將一死。「人類的死亡率是100%,只是時間的前後而已」, 在死前想為誰做些什麼,或為自己成就些什麼,反倒是人生的重點。

人生要活對故事

這是一本有許多正向能量的書, 雖然我始終無法感覺到她給我注入了多少能量,但是我相信她所給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是對的, 是能活的快樂的,儘管你身處多艱困的環境,多窮困的人生,抑或是表面光鮮亮麗但卻苦悶的人生 都能漸漸步入快樂的境界! 當然書摘只是重點,而如何改變思考和態度,書中按部就班的說明,可以讓讀者去逐漸改變。 ============重點摘要========================== =摘自「人生要活對故事The Power of the story」賴俊達譯 Jim Loehr著= P.31 你不僅是你的故事的創作者,你還是故事的主人翁。英雄絕對不同影響。 P.60 尼采:知道為何而活下去的人,能忍受任何情況。 P.61 活對故事的三大基本原則之一,可以為之生為之死。 P.62 目標事你終生全力以赴的事物,也是不惜一切代價去捍衛的理由。目標不是誘因,而是推動一切的馬達。 P.64 想活對故事,首要步驟是要能與人生終極目標有一致性。 P.65 想像有塊墓碑,你能接受墓誌銘只是陽世子孫永祀這類文字嗎?有必要再多寫一點。 P.88 要正直的活著,你必須回顧關於自己的神話,儘管他有各種缺點和限制,你也能接受這個神話是好的。 P.126 在狂熱崇拜的心智控制中,主要是透過信念系統來影響人,並且利用人們自己的能量和渴望有效地對付他自己。 P.144 我們所抱持的核心價值觀和信仰,並非真正的真理,而是我們真正的真理,也是我們的故事中的關鍵要素。 P.144 Talmud: 我們觀看世界時,看到的並非事物的本質,而是看到自己。 P.146信仰和價值觀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靜態性向,而是會在重要人生轉捩點及日常生活中,左右故事發展方向的特質。 P.161 當思密的聲音是正確的,並且能與公開的聲音取得一致,你的力量將震撼人心。 P.163 十種訓練內在聲音的技巧,平息你的內在聲音、召喚良知的內在聲音、召喚理性和智慧的內在聲音、召喚支持的鼓勵的內在聲音、召喚不屈不撓內在聲音、召喚「我不吃這一套」的內在聲音、學習把「我不吃這一套」的內在聲音擱在一旁、召喚慈悲的內在聲音、召喚你的真誠聲音、召喚直覺聲音、 P.197 生活之中所以變得豐富,是因為我們投注了承諾、熱忱和專注,而不只是時間。 P....

Strays birds

很小的時候看了中譯版,只讚嘆他的詩詞如雲淡風輕,或許那時沒有甚麼人生歷練。 生如夏花:泰戈爾經典詩選

新年新希望2010

駐足深思,新年新希望 第一,在緊湊的課業中學會生活,學會過個幸福快樂的生活,終結憂鬱 第二,好友們能健康順利,這樣就能有說有笑得一起活過2010,終結孤單 第三,追尋身旁的青鳥,縱使緣份擦肩而過,也要有勇氣回頭找到美好 以上為指導原則,以下約略的實行方案 重拾畫筆,紀錄生活; 方案的實行要不懈怠。

筆記-楊振寧-朱經武世紀對談,物理學的誘惑

The Allure of Physics: Discover what happens when two of the world’s brightest minds meet. A Dialogue between Chen Ning Yang and Paul Chu. 由龍應台基金會邀請兩位大師,楊振寧、朱經武,外加主持人李家維、龍應台!! 全中文演講,對一群汲汲於追求物理之美,或是想窺視兩位大師的風範和成果都是很棒的一場演講 兩位大師各半個小時的lecture都很精彩。楊振寧先從Faraday講到Maxwell,電磁感應(電的世界), 麥克斯威爾電磁四大方程式(影響到無線電的使用) 而後介紹「宇稱」簡單的概念以及楊、李兩人提出宇稱尚未在弱作用的狀況下被證明守恆, 最後的部份以吳健雄所作之beta粒子衰變而證明楊、李的理論為lecturer結論; 實驗物理學家的朱經武的lecture著重在解釋由於高溫超導較低溫超導更不需耗能因而具備的可行性, 還有在過去幾十年間研究超導的科學家們不斷突破溫度限制、提昇到1987年朱經武、吳茂昆(前中研院物研所所長)等人所達90k的高溫超導,發表實驗結果那天可是物理界的奇蹟日呢 以及當前電導界最希望達成的室溫超導... 吳健雄與朱經武的兩個實驗震撼了物理學界阿 爾後的提問間,跟主持人的互動中也提及了像是社會、教育...方面的議題,或是經驗和價值觀的分享等等的。 可惜以上都是聽錄音檔,礙於區段考,只好在考完才跟好友拿錄音檔,享受兩位奇葩的對話 聽錄音檔聽到的紀錄一些於下 *抉擇需要考慮當下的環境與時勢,然後要選擇有能力的並且是最適合自己的。 *在真正投入研究或專業之前要先了解當前該領域或行業其通盤的趨勢。 *長期以來中國式的教育哲學講求的是「專」,相對於像美國式的教育則是比較海闊天空的,當然是各有利弊。 然而多知道一些旁支的知識是好的,不過倒也不是說越多越好,畢竟花費越多的時間給別的同時也就減低所給予專業的。 * 倒是什麼算是放手、放棄、執著、堅持?其實自己應該是知道的。之所以會堅持地做下去就是因為內心裡還有想要追求一些什麼的動機, 不過同時也要有自知之明,拿得起也就要放得下。像是說,如果研究生必須要耗費心思地很辛苦地才完成論文,那其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