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何從學徒到專家(The road to expert)

學習是挺令人挫折的。

在臨床學習中,常會接受到的回應或回饋是「你要多讀點書」和「你還要繼續練習」等,老實說,這些回應很常見,但其實是糢糊不清(若回饋「高於平均水平」其實也是模糊不清)。

也有更破壞性的評論,如「不適合從事該領域」、「未達到同儕水準」等這一類型貼標籤之言論。其實無助於成長(但不能否認有少部份真的不適合)。這些回應,可能也代表著,教師或評估者不了解和不善於如何教導他人使其學習、改進和成長,引領從入門生走到專家(Expert or Mastery)這條大道。



如何學習

那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或者學生如何學習?
Anders Ericsson, PhD的2016年的著作,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刻意練習[2]),這本書接續了Gladwell, M. 2008年的著作,Outliers(異數[3]),的理論基礎,捨棄「才能由天賦而來」的偏見,發揚「一萬小時練習」的理論。儘管與生俱來的才能令人稱羨,但沒有證據表明其優越性;長遠看來,持之以恒和專注的練習一樣能達到精通技術。


專業(或成為專家)的基石:接觸、專注和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此處的重點在於不在於練習超過一萬個小時,而是在如何渡過練習這段時間:一個人可能需要一萬個小時來掌握某項技能,而另一個人只需要透過刻意練習的關鍵原則就能在七千個小時內掌握。
每個人的時間不多也很珍貴,如何讓練習更有效率,是我們首要思考的課題。


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心法: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練習,需要有兩個條件:有目的性(purposeful),具資訊性(informed)。而informed practice是表示要能知道練習後的成果來做評量回饋。例如訓練外科打結時,每天打1000個結,但是每次都重複同樣的動作,卻沒有關注打結後繩結的穩定度和手指的流暢度,就成了無效練習。而有關注的話,會逐次修正手指而讓打結時順暢且繩結穩定。
刻意練習需要三個要項:

1. 以目標為導向且排序層次:明確界定成就的具體層次。

你必須為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如此才能確定練習有沒有「效果」。
長期的進步必須拆分成短期的目標。依靠每次達成短期目標,累積才能成就長期目標。讓自己每次練習都符合這些標準,長期累積才能進步。

2. 專注:訓練時避免分心,進入心流。

專注讓你的時間效率極大化[4,5,6](這未來會在開一篇講「心流」)

3. 反饋:在獨立練習之間定期向教練尋求反饋。

透過反饋來辨別你在哪方面還有不足,以及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不足[6]。


謹慎享受舒適(Be Cautious of Comfort)和主動動手作(Get Your Hands Dirty)

尋求不適感,尋找具有挑戰性的機會,超出你的舒適範圍。當一個技術做得順暢的時候,要適時的挑戰,這個技術才會進化。單純聽講說都是輕鬆的,實際動手操作,其一是手腦協調,其二是能最快得到反饋。「被動練習」和「主動機會」端看你的心態。


說出你的思考(Think Out Loud)

刻意練習,講求的是「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s)。講出你的思考,當你講出的同時,也是具象化你的思路和心智模型,可以藉由他人審視你的思路。還有機會得到他人的回饋進行修改或反思,甚至能發現自己思考的盲點或錯誤進而修正。


付出你的所學教導別人

古人的教學相長,醫學界外科之父威廉·豪斯泰德(William Stewart Halsted)的法則很像:「看一次,做一次,教一次」(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總有比你技能不好的人,若他也積極的想學習跟你一樣的技能。你也願意分享,你能清楚的把你所學教他,這表明你瞭解了這項技能。


參考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