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少女經期的重要(Menstrual Cycles in Adolescent Girls as vital sign)

青少女的驚奇,ㄜ,是月經週期,在他甚麼歲數時出現,週期有無過長,不正常出血等等,在青少女也算是一個生長發育的指標。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也發表一個臨床指引,建議列為青少女的另一生命徵象。當有出現在診間,月經開始的有無,月經週期規律否、有沒有不正常出血,都該紀錄之,若有異常就要建議轉診相關科別(婦科或兒童內分泌科)


每個人青春期出現的年紀不一定,受遺傳環境個人健科營養心理等多重因素,一般而言,台灣女性9至10歲乳房開始發育,開始出現第二性徵,10至11歲陰毛及腋毛生長,11至12歲身高快速成長,12至13歲出現第一次月經。統計而言有98%的15歲女孩已有初經。所以當少女15歲沒有月經或13歲乳房還沒發育或乳房發育後3年沒有月經,都要評估原發性無月經症(primary amenorrhea)的可能和尋找原因。若8歲以前開始第二性徵或初經9歲以前就出現,就是性早熟,也是要給專科醫師評估喔。

正常的經期

正常的初經(Menarche)在12歲(統計中位數12.43歲),開始的時間大約是乳房發育後2至3年thelarche (breast budding), at Tanner stage IV breast development, and is rare before Tanner stage III development.。經期在初經那一年因為下視丘腦垂體卵巢的內分泌軸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無排卵和週期變會先從不規律慢慢走向規律,9成月經周期約21-45天,平均約32天。初經三年後,6至8成經期約21至34天,會和成人比較相似。月經來潮約2至7天,每天的量約3至6個衛生棉的量。

那些屬於不正常?

不正常月經出血,平均每次約30毫升,超過80毫升屬於經血過多。但臨床上很難計量。大部分會依月經來潮換衛生棉過於頻繁(不到1-2小時就要更換)或是經血來潮超過七天;此外還會伴隨著經血過多會造成貧血,進而頭暈虛弱等身體不適,這是量過多的情況。經血量多或者量少(只有幾滴),這都是要進一步去評估。

正常的不規律

初經那一年的不規律大部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下視丘腦垂體卵巢的內分泌軸(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不成熟,需要時間走向規律。

病理的不規律

但要注意的是是內分泌的問題,也就是下視丘腦垂體卵巢的內分泌軸出問題。諸如高雄性激素無卵症(多囊性卵巢症、先天性腎上腺增生、雄性激素腫瘤等)、下視丘失調(飲食問題(如肥胖、體重過輕、嚴重斷食所致體重減低)或精神壓力(生活上課業上等)所致)、高泌乳素症、甲狀腺疾患、先天性腦垂體疾病、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醫源性(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雌激素腫瘤、雄性激素腫瘤、橫紋肌肉瘤)

月經來潮量異常或不正常出血


常跟無排卵有關或是凝血功能異常(von willebrand disease, platelet function disorder, 肝衰竭)有關。性傳染病(如子宮頸炎)、子宮肌瘤等等有關。

總結

初經是生理發育的一個里程碑,青少女和照顧者應該要關注初經來的狀況和往後月經週期的狀況。
最近一次月經週期的第一天和持續幾天,週期以及經血的量等等,有時人的記憶是模糊的,所以請少女或照顧者做筆記,或者現在手機app很方便也可以做很好的紀錄,可供下次就診時給醫師看。

此外,當以下月經異常就需要給婦產科或小兒內分泌科醫師評估:
  • 13歲乳房還沒發育
  • 乳房初長(thelarche)後三年初經尚未到來。
  • 14歲,有長陰毛或腋毛,卻還沒初經
  • 14歲,有過量運動或飲食問題(?),初經未到來
  • 15歲,初經未到來
  • 月經週期少於21天或大於45天。
  • 沒有月經超過90天
  • 月經來潮超過7天
  • 需要頻繁換衛生棉(衛生棉浸滿經血小於1至2小時)
  • 有容易瘀青或身體其他地方容易出血的情況,或家族裡有出血疾病的病史

參考資料
https://www.acog.org/clinical/clinical-guidance/committee-opinion/articles/2015/12/menstruation-in-girls-and-adolescents-using-the-menstrual-cycle-as-a-vital-sig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