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壞死性筋膜炎治療和抗生素選擇(Necrotizing fasciitis and antibiotics)



這張大腿呈現著瘀青和水泡,永遠忘不了這一幕,患者本人是一位C 型肝炎患者,腳痛來急診,自述沒有受到撞擊,但是非常痛,按壓卻沒有那麼痛,心中晃過壞死性筋膜炎的念頭,抗生素治療,但此時已經頻脈,有休克現象。趕緊找整形外科做筋膜切開術,但終究敵不過病魔...壞死性筋膜炎可真是噩夢阿!


治療

盡早施行筋膜切開術(fasciectomy)將感染源引流出來或截肢(Amputation)斷尾求生,避免控制染擴散。盡早給予抗生素治療!

經驗性抗生素考量

第一型:

可能致病菌:混合型感染
  • GPC: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eptococci, viridans streptococci
  • GNB: E.coli, K. pneumoniae, Psudomonas aeruginosa
  • Anaerobes
經驗性抗生素:

  • Vancomycin(1gm IV Q12H)+ Meropenem(1gm IV Q8H)/Imipenem(500mg IV Q6H)

第二型:

可能致病菌:
  • Group A streptococci
經驗抗生素:
  • Penicillin G (4000K U IV Q4H)+ Clindamycin(900mg IV Q8H)

第三型:

可能致病菌:water-related bacteria
  • 接觸海水或吃海產(生蠔等)Vibrio vulnificus
  • 接觸淡水Aeronomnas hydrophilia
經驗性抗生素:
  • Ceftriaxone(2gm IV QD)+ Tetracycline(Minocyclin 100mg IV Q12H)
  • Levofloxacin 500mg IV QD

參考資料

臨床使用抗生素手冊第三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Tissue glue或Tissue adhesive)、傷口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腸阻塞(Ileus a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臨床表現及其診斷檢查

今天M&M提到幾個要點 缺血性腸炎、adynamic ileus(無動性腸阻塞)和mechanical obstruction(結構性腸阻塞)的鑑別,這在後面會提到如何辨別。 腹部腸音的重要性 腹膜炎所造成的休克,不一定是敗血性休克,一大部分是體液移到第三空間而造成低容積休克 以下就腸阻塞做鑑別,無動性腸塞不需因此而手術,腸阻塞有可能需要因此手術解決結構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