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兒濃厚紅血球輸血,量和速度(Pediatric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and rate)

最近跟查房時被問到,雖然可以即時找友科血液腫瘤科諮詢,不過還是要自己會算。

Blausen 0086 Blood Bag
小朋友的輸血計算要比成人還多,這一篇先講濃厚紅血球輸注的量和速度
成人體重50-60公斤,在台灣輸注濃厚紅血球2單位,Hgb約上升1-1.2g/dL(Hct 3-4%)。
小朋友不一樣,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快。

輸注容量

量而言,依據你要上升Hgb的量而定,也可以算輸入的量,大概預估可上升的Hgb量。
有些計算公式參考:

英國輸血中心的建議:

4 mL/kg估計Hgb會上升1g/dL

加拿大輸血中心建議:

15 ml/kg,估計在新生兒Hgb會上升 2 g/dL。 
10 ml/kg用於小孩

美國兒科醫學會:

5 mL/kg 估計Hgb會上升 1–1.5 g/dL
10 mL/kg估計Hgb會上升 2–3 g/dL

UpToDate

新生兒: 10 to 20 mL/kg
小孩:10 to 15 mL/kg,估計Hgb 會上升2 to 3 g/dL

但換個算法,由想要上升的Hgb量來計算所需的濃厚紅血球量:

應用公式


患者體重(kg) x 要上升的Hgb數值(g/dL) x 3/(濃厚紅血球血品的hematocrit)

濃厚紅血球的血品的血容比會因為儲存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
CPDA(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 adenine)的方式血比容約65%到80%; SAGM(或ADSOL,
adenine, dextrose, sorbitol, sodium chloride, and Mannitol)血比容約55% to 65%。
所以計算的話要看貴院的血庫是使用什麼方式而有所調整,
但臨床上其實存在些灰色地帶,你要非常精準一定要多少也可,但也可以達到目標有矯正到貧血的狀況但又不危害到病患也是容許的。

輸注流速

計算完要補的量那流速要怎計算?一袋血離開血庫後,常溫下要在四小時內輸完。除非是急性失血造成出血性休克需要快速輸注(也需要比較大號的靜脈管路),不然大部分慢性貧血的患者要緩慢輸注,避免產生輸血相關之循環超載(circulatory overload)。

大部分都是算出來的量分兩次(BID or q12H)輸注,輸注2小時,不超過4小時。

若要精準的速率限制的話,英國輸血中心速率不高於5 mL/kg/hour,UpTodate是說輸注速率大約2.5 mL/kg/hour,假如有明顯心臟功能腎臟功能不好的那就1 mL/kg/hour。
 

參考資料

  1. 加拿大輸血指引
  2. 英國輸血中心指引JPAC
  3. Ozgonenel B, Nash TA, Rajpurkar M. Blood Components for Pediatric Transfusions. Pediatr Rev. 2020 May;41(5):259-261. doi: 10.1542/pir.2018-0306.
  4. Davies P, et al. Calculating the required transfusion volume in children. Transfusion. 2007 Feb;47(2):212-6. doi: 10.1111/j.1537-2995.2007.01091.x. 
  5. 捐血中心紅血球濃厚液資料
  6. UpToDat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cations
  7. UpToDate: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s in the newbor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組織黏著劑,急性傷口縫合新方法(tissue glue and wound closure)

雖然說是新方法,但其實很久了超過20年! 生物膠、傷口快乾膠、組織黏膠、組織黏著劑(Tissue glue或Tissue adhesive)、傷口黏著劑、黏著液等有許多種稱號,功用就跟小北百貨賣的快乾膠、三秒膠、萬能膠相似,把身體組織(皮膚等)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