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選擇?
這是最近發現有趣的醫學文章,一系列文章的主旨為"Things We Do For No Reason",無腦的所作所為,臨床醫學上,有一些醫療處置,到底對病人真的有幫助,還是治療醫療人員的心理?是真的需要還是其實只是增加危害。而這一系列的文章就是由正反兩方去討論一些醫療處置,有些是傳統老師教的下來照著做,有些是自以為學理如此做的但事實上並沒有幫助的醫療處製。
退燒藥
2020年五月的這一篇文章,提到發燒是住院患者常見的徵象,孩童患者25%及成人患者3成。大部分發燒的原因是感染,但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其他發炎的狀況也可能是原因。但臨床上很常開立退燒藥(acetaminophen, NSAID等等)來治療,但應該是要治療背後的原因。不過在現實情境,已經在治療中(可能是抗生素治療等等)的感染患者,護理師量到發燒(超過38.5'C)就要一直追蹤,也就會一直聯絡醫師要處理,就是開退燒藥,而醫師也只能開立,但這對病人是好事嗎?還是在治療焦慮的醫師或護理師,甚至是家屬!發燒的原理
發燒(fever,體溫升高起因於下視丘調控中樞的體溫基點升高)是人體在對抗病原體時的免疫反應,透過發炎的介質讓體溫上升,進而喚醒人體先天及後天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病原體!
高溫症(hyperthermia)是體溫升高是下視丘調控中樞的體溫基點正常,但周邊組織的調控不正常造成身體溫度上升,包含了熱衰竭、惡性高熱、抗精神藥物惡性症候群等,這個退燒藥是沒有效果的,但物理學上的降溫,冰毯、涼水淋身、大量輸液等等是有幫助降溫的。是故:
患者有合併不舒適症狀的發燒才給退燒藥
- 不要單純為了讓體溫到正常範圍而開立常規甚至是PRN退燒藥給狀況穩定的患者。
- 當發燒患者合併著相關症狀(頭痛、顫抖、身體痛,孩童患者有躁動、萎靡或食慾不佳),開立退燒藥對症狀有助益。
- 當病態高體溫(中暑、熱衰竭等)應該靠物理方式(大量輸液、涼水冷卻等)來治療,不用退燒藥。因為退燒藥是無效的。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提供您的想法或建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