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小兒氣管內管置放(插管)深度(pediatric endotracheal tube depth)

理想位置在哪兒呢?

每次插管的時候都要想到要放置的深度,避免未來因不適當的氣管內管深度產生的併發症。
氣管內管尖端要在之間: The thoracic inlet and carina

氣管內管的深度預測

量氣管內管管壁數字對齊central incisor / alveolar ridge

1. 年齡估算(PALS Estimation)

  • 大於1歲的小孩 
  • (年紀/ 2) + 12 cm...(經口氣管內管) 

2. 內徑估算(Internal Diameter Estimation)

  • 3 x 氣管內管號數(mm) cm 
  • 適用於內徑3以上的氣管內管 

額外的筆記

小孩管路的記憶法Tube size 1-2-3-4,都是從氣管內管的大小ETT(endotracheal tube size)來計算
1 x ETT = (年紀/4) + 4 (沒有cuff的氣管內管) or (年紀/4) + 3.5 (有cuff的氣管內管))
2 x ETT = 鼻胃管、尿管的尺寸
3 x ETT = ETT的置放深度
4 x ETT = 胸管最大尺寸x)

氣管內管大小如何選擇

也有體重的選擇方法,記:1-2-3:
  • 體重小於1 kg選2.5
  • 體重介於1-2 kg選3
  • 體重介於2-3 kg選3.5
  • 體重大於3 kg選4

要如何確認呢

聽診

  • 雙側呼吸音相當
  • 會有失誤,因為氣管內管在cuff的前端會有Murphy eye的側洞,而造成就算兩邊有聽到等大的呼吸音,也不能排除放到單側的主支氣管。

胸部X光

  • 準確度優於公式計算

觸摸氣管

  • 當插管時,協助者用手指頂住氣管和胸骨頂(sternal notch)的位置,當氣管內管到達此深度也是在合適的深度了

超音波定位

  • 透過超音波定位,確認氣管內管在胸骨頂(sternal notch)的位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