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閱讀筆記】讀書的方法百百種-賣桔者言、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

讀書的方法,因人而異,
在這資訊洪流的時代,讓自己有效率的擷取知識和資訊才是上策。

要會問問題


張五常所寫的「賣桔者言」這本書中,所說到讀書方法,摘錄所看到讀書的工法:

一、以理解代替記憶,改掉狂超筆記的習慣,筆記記下要點和不明白之處以便發問。花時間去思考各章節的關係以融會貫通;

二、興趣是因為思想的集中而燃燒起來的;

三問比答重要,臉皮厚不明白就問;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閱讀時不忘思考,才能將知識內化,所以書中也提到幾個思考的方法:重點在於「偷思」,學思考方式抽取非天才也可以用得著得來學習,久而久之就變得甚是實用。

一、誰是誰非毫不重要,你要對不同的觀點做客觀衡量

二、問題要達、要淺、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問題要一針見血,可以試著將一個問題用不同形式去發問,務求重點的所在。問得淺。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若所知的與其他知識沒有什麽關聯或所知的改變不了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若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他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了

三、不要抹煞預感。純以預感而起,加上想像力去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邏輯驗證,是最有效的思考方式;

四、轉換角度或將問題推遠整體考量;

五、例子遠勝符號,試著找反證;

六、百思不解就要暫時擱置。



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

而另外一本書,則深入淺出的說明如何瀏覽、閱讀、評論一本書,而且也介紹不同類別的書諸如歷史、小說、哲學、科學、經書、社會科學等的閱讀評論方法。但是看完這本書比較像是讀書使用手冊,難讀!但是裡面介紹的方法不妨學習嘗試,畢竟在現在書籍印刷便易快速、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閱讀經典的文學、科學書籍,在茫茫書海中來擷取知識的寶寶藏,是我們從小教育所遺忘的,也是網路世代下所忽略的,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用了個傳神的方式來比喻:「閱讀是跟缺席的老師學習」。
你必須要自己向書提問,並自己找答案,因為作者無法直接回答你。
至於要問什麼,作者認為你至少必須要問且能夠回答四個基礎的問題:

「整體而言,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作者細節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都有道裡還是其中部份有道理?」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主動閱讀

簡略摘要一些技巧,重點在於主動閱讀,而不是單純的讓書來愉悅你

一、在閱讀的過程中,自己必須嘗試著去回答四個問題: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麽;作者主要的想法和論點;書中論點有無道理,是全部能說服你呢,還是部份,還是胡言亂語;這本書對你而言會有何關係,有何幫助?

二、寫在筆記或紀錄在空白處,劃重點和寫感想,因為思考傾向於語言的表達。(依不同層次寫下: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當然是要認真研讀的書才會如此做,下面所述的分析閱讀也是)

在「分析閱讀」的部份,書中紀錄到幾項重點

一、依書的種類主題分類。

二、簡短的依據話說初整本書在說啥。

三、一順序列出全書重點,擬初大綱。

四、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解決的問題。

五、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以期自己和作者的用語能有共識

六、從重要的句子,抓出整篇重要的主旨

七、找出作者論述、重新架構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八、找出作者的解答捍衛解決的問題

九、合乎道理的評論:是作者知識不足、資訊的錯誤、或是推論不合邏輯、或是分析和理由不完整。

看爽書的話不在討論之內。


撰寫於2014-12-3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周邊及中央靜脈管路的選擇(peripheral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duration matter)

成人中央靜脈導管的選擇 今天晨會討論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中央靜脈導管,怎樣的患者需要何種靜脈管路,周邊靜脈管路還是中央靜脈管路?原文是來自 CDC的合適選擇CVC ,期刊論文來自 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這個方法叫做MAGIC(The Michigan Appropriateness Guide for Intravenous Catheters),他是參考使用日期長短來做為選擇的依據,因為在 預防CLRBSI 的其中一項就是在「不需要管路的時候就移除」,所以預期使用靜脈管路多久,以及對病患侵入性的程度做會選擇依據。 這邊所說的合適(Appropriateness)是指做這一項動作的淨利大於淨弊,不考慮花費。 這篇先討論成人患者的選擇,至於小孩的選擇大致相同有些微差異,在諸如PICC的選擇可能有所不同而下篇文章再討論。 (小編:這篇論文根本是推PICC) 以往經驗都是 護理師說周邊靜脈打不到,醫生來放中央靜脈導管。病人要化療,來找外科做人工血管! 不過時代的演進,有好工具應該也要會用

PICC與CICC之管路選擇的考量(Consideration between PICC and CICC)

在加護病房或普通病房,都有靜脈管路置放的需求。 除了注射高滲透壓之輸液(全靜脈營養)或高刺激藥物(癌症化學藥物治療、 強酸或強鹼藥物 等)需要中央靜脈導管,還要考量置放天數[16]:

輸液-維持性輸液用於急性病症患者,等張流(Maintenance 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in acute ill patients )

NEJM2015年的回顧文獻,這篇回顧說明低張溶液(hypotonic fluid(鈉離子濃度小於130 mmol/L))溶液造成住院患者的醫源性低血鈉,主張要使用等張溶液或平衡溶液(balanced solution)作為維持性輸液(intravenous maintainace fluid)。 此文獻等張溶液為Normal saline,0.9% 生理食鹽水,但小編覺得應該考慮使用Lactate Ringer以避免高氯之代謝酸中毒(hypercholoreic metabolic acidosis)。 目前小編在臨床使用輸液種類有些微落差,成人輸液種類主要給予D5 0.45%S或大塚TaitaNo4為主,孩童輸液種類為大塚Taita No2為主,當然以當下那血鈉程度、水分需求量(Free water)、容積需求量做細部調整。 生理原理,抗逆尿激素 會如此的選擇是因為生理學原理是我們人體會有抗逆尿激素(ADH, Vassopression, Arginine Vasopressin(AVP)),會調節人體腎臟的功能以調節血管內、細胞外組織間的水分量。抗逆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能源於:(初分兩類) 血行動力之刺激(hemodynamic stimuli):volume depletion; hypotension; edematous states such a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irrhosis, and the nephrotic syndrome; and sepsis 非血行動力之刺激(Nonhemodynamic physiological stimuli):pain, stress, nausea, vomiting, hypoxemia, hypercapnia, hypoglycemia,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ate 醫源性低血鈉 有此的緣由,身體會幫我們留住水分,所以輸液給予的考量會以等張溶液而不是低張溶液作為考量,低張溶液會造成更多的水分在血管及流入細胞和組織間,造成醫源性低血鈉和水腫,嚴重的話會造成低血鈉腦病變。 依病況考量 一些特殊情況,維持性輸液給予時的考量 A、輸液水分限制(Free-water restriction) 適用於 等體液容積狀態,但抗逆尿激素過量分泌 之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