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敝科晨會閱讀剛好有讀到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這邊先紀錄對於醫生、醫學生需要知道知識,相關衛教知識會在另外一篇作分享。 (先紀錄一些口訣和有趣的影像,之後文章會在擴充XD) 病史 明顯症狀:nonbilious vomiting,肚子很餓,但吃完會吐,典型吐是像哥吉拉噴雷射光那樣的噴射狀嘔吐。 (看那哥吉拉嘴吐出來的白色光束,參考自維基百科) 長久症狀:脫水,營養不良造成體重在期間內沒有上升或下降。 編按:這是閱讀還有提到有18%的小孩也可能會有吐血(伴隨牛奶而變成草莓牛奶等等)的狀況,有可能單純胃炎所造成。 發作年齡:2週到6週大。(還記得Rule of "6"嘛);到12週大都有可能。 診斷 理學檢查 傳統上會說,右上腹摸到橄欖核狀的,不過現在就醫方便,在初期小孩還沒有脫水或營養不良,腹壁算厚有可能不好摸到。 血液生化檢驗 低氯低鉀的代謝性鹼中毒。 還有脫水所造成的高血鈉或低血鈉、血中膽色素上升等 超音波 超音波底下肥厚幽門平滑肌就像大亨堡的麵包,窄窄的幽門管腔看起來就像熱狗。 (參考自維基百科) Pyloric stenosis唸起來 "Pi"loric stenosis,這不就是πloric stenosis 就是偉大的圓周率:3.14159....自然的偉大阿!! 剛好符合超音波底下肥厚性幽門狹窄,幽門厚度大於3mm,幽門徑長度14mm。好一個記憶口訣。 (參考自維基百科) (待補充及修正) 參考資料 UpToDate: 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IHPS )